(一)技術性能:
1.計量對象:符合鐵路運營要求的四軸貨車,軌距為 1435mm,軸距為1575-1900mm。
2.最大量程:150噸/節
3.計量車速:3-18公里/時
4.允許通過速度:不大于40公里/時
5.稱量方式:動態連續計量,不停車、不摘鉤單臺面轉向架 計量或雙臺面整車計量,微機顯示、打印記錄、數據處理及遠傳。
6.允許超載:50%F.S.
7.計量精度:優于國家領先的《JJG234-90動態稱量軌道衡檢 定規程》的允差規定。
8.機械臺面自重:單臺面約8噸。
雙臺面約16噸。
9.軌型部標:43kg/m或50kg/m
10.秤體臺面輪廓尺寸:43kg/m軌3800×1905×615;
50kg/m軌3800×1905×627。
(二)秤體載荷分布
1.垂直載荷(主載荷)
秤體設計是由兩根主梁通過四只傳感器,將列車垂直載荷傳遞到兩塊基礎板上(詳見設備安裝圖和基礎平面布置圖)。由于采用動態計量方式,所以秤體承受的載荷為車輪對秤臺的沖擊動載荷。
列車通過臺面時對臺面所產生的載荷(包括臺面自重)
P=P1+P2+P3+P4
其中: P1—臺面額定載荷(約150/2噸)
P2—臺面允許超載量(150/4噸)
P3—對臺面沖擊振動載荷(約10-15%P1,合5-7.5噸)
P4—臺面自重(約8噸)
總載荷P最大為90.5噸
2.水平載荷:(副載荷)
水平載荷分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從設備總裝圖中可知縱向和橫向載荷分別由固定在基礎板上互相對稱的四組拉桿限位器所承擔。
(1)縱向水平載荷按車輪剎車時輪緣與鋼軌面產生的滑動摩擦力計算:
G=µ×P
其中µ-滑動摩擦系數µ=0.15
p-臺面承受的最大垂直載荷P=90.5噸
經計算得縱向最大水平力G=13.575噸
(2)橫向水平載荷:(垂直于鋼軌方向)
它主要由列車的蛇行,液面波動及振動所產生,一般根據經驗估計為5%P,約為4.525噸。
(三)對線路及基礎的要求:
根據動態計量的特殊要求,需要保證列車運行平穩,以改善并提高計量精度,故提出下列要求:
1. 對線路的要求(以下為理想條件) :
(1)軌道衡的安裝地點應選擇在具有足夠長度平直地段,要求衡器兩端各有不小于30米的直線路段上,坡度不大2‰。
(2)秤臺兩端平直線路中,應有不小于25米的整體道床。
(3)整體道床與碴石路基的接合部位設過渡段,以克服由于兩者之間沉降率不同而出現的問題,過渡段長度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4米。
(4)為減少車輛振動,秤體兩端最好用25米長軌。
(5)線路設計應考慮對軌道有良好的防爬措施。
2. 對線路安裝調整的要求:
(1)秤體部份,軌距為1435±1mm。
(2)整體道床部份,軌距為1435±12mm軌頂標高不允許有2mm的高差及1mm/m的突變。
(3)過渡段部分,軌頂標高不得有±5mm的高差及2mm/m的突變,過渡段以外的路軌按鐵路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調整。
3.對秤體基礎的承載力要求
車輛對秤體施加的全部重力基本上由四只稱重傳器均勻承擔,所以每只傳感器承受的最大載荷 <25噸,設計應按每只傳感器承受25噸載荷計算,其秤體基礎的承載力,同時按土建工程設計規定有一定的安全系數。
4.對基礎的沉降量的要求:
(1)主秤體基礎的最終沉降量應不大于10mm(指均勻沉降)傾斜變形量,橫向與縱向均應不大于2mm。
(2)整體道床基礎的最終沉降量應不大于5mm(指全長均勻沉降)傾斜變形量橫向和縱向均應不大于2mm。
為防止不均勻沉降而造成的龜裂,整體道床可分段施工,分段長度約為2-3根軌枕為一段,具體參照按設計規定要求。
(四)對控制室的基本要求
由于設備是電腦控制的計量設備,對于控制室的要求,應按計算機房的一般要求進行設計,室內溫度為20C℃±10℃,相對濕度不大于85%,密閉防塵,室內明亮,視野遼闊,F場周圍空間磁場干擾較大時,應作相應的屏蔽處理,有可靠的接地線,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姆,要避免腐蝕性氣體對設備的侵蝕等。
(五)對排水的要求
秤體及道床應有良好的排水,不允許積水,對路基低,排水困難的現場,應設積水坑,設計足夠的排水能力和安全的系統。
(六)秤體現場裝調要求
1.在基礎鋼筋網扎好,經復測合格具備安裝備件后才可進行秤體安裝。
(1)秤體吊裝時,將設備地腳螺栓裝在設備上,放入鋼筋網,按照施工圖和規定的基礎標高(即軌頂標高±0)以及縱橫基準母線,對應調整秤體水平高度及縱橫向位置。
(2)安裝引線軌及軌墊板,使引線軌與秤體上的稱量軌保持8-14mm的軌縫距離,調整水平高度及縱橫向母線位置,保證引線軌軌距為1435±2mm。
(3)安裝過渡器,使其橫向間隙為2-5mm,并保證活動自如。
(4)秤體初調完畢經檢查無誤后,進行澆注,充分搗固,不得出現氣孔,蜂窩等。
2.根據總裝圖的要求,進行秤體的精調工作
(1)取下替代件(模擬傳感器)換上傳感器,調整傳感器的位置,使上下
受力點垂直于水平面。
(2)確保水平度,縱橫母線對位的情況下,調整縱向和橫向限位器的拉桿(成組對應調整)用1‰水平尺檢查拉桿,使水平誤差不大于0.5格,用測力搬手調整縱向拉桿,要求每根拉桿的緊固力大于4噸,然后調整橫向拉桿,要求每根拉桿緊固力大于2噸。
(3)精調過渡器,調整橫向間隙為2-5mm,確;顒幼匀。
(4)將傳感器外殼用導線引入接線盒的接地端。
(5)用過載保護電源線連接秤體與基礎板形成短路,以保證傳感器及主機絕對安全。
(6)經檢查確認無誤后,即可進行機電聯調。
相關內容